消费相关行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1.3%;国内旅游收入7534.3亿元,人民同比增长129.5%;全国营业性演出票房收入20.05亿元 ,财评同比增长322.14%;9月28日18时至10月6日6时,假期经济243个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1.12亿人次,消费向好平均每个集聚区每夜5.76万人次,火热同比增长68.7%……刚刚过去的彰显中秋国庆假期 ,消费市场活力足 、复苏人气旺,人民交出亮眼成绩单,财评火热数据彰显满满获得感。假期经济
节假日消费向来是消费向好观察我国经济的一个重要窗口 。一面是火热有增长、有活力的彰显消费数据 ,一面是复苏烟火气、高人气的人民消费场景——景区景点摩肩接踵,商圈商场客流涌动,剧场影院时常爆满 ,餐厅餐馆一座难求……尽管地址各异 ,但火热景象却总是相似,折射出蓬勃兴旺的市场活力 ,展现了中国经济持续恢复 、总体回升向好的态势。
在“量”持续增长的同时,“质”也明显提升 。纵观假期购物、餐饮 、出行、旅游等各个领域,消费升级趋向明显 。智能家电 、厨房家电等改善型商品增长明显 ,不少消费者还选择了个性化定制产品;新能源汽车进城、下乡 ,比平日吸引更多消费者关注、购买;出行旅游不再纯看景点 ,演艺、夜游 、主题娱乐、文创购物等复合场景越发受到青睐。总体而言,个性化 、多样化、品质化需求不断增加 ,实物消费和服务消费并驾齐驱 ,更绿色 、更智能、更健康等成为消费市场新趋向。
消费升级的背后,是供给的升级,新产品、新模式、新业态快速涌现。山东创新销售模式 ,将“山东手造”品牌引入高速公路服务区 、景区、商超等 ,让游客有地方逛、有东西买;江苏盐城充分挖掘传统文化 ,把夜宵、夜景 、夜演、夜购融入古镇业态 ,拉动夜间玩乐消费;河北秦皇岛结合本地特点 ,开展帆船赛事、举办京津冀赛车节,让文旅和消费互相促进……各地生动案例迭出 ,从中不难看出